close

大家有沒有這種畫面過,走進健身房後,看到教練形象照片牆上,如果沒有特別認識誰的話,看來看去總覺得每一位教練都差不多

這真的不是你的錯覺,連我待在健身產業中這樣看過去,每個教練的專長都一定會有兩個,體態雕塑、增肌減脂,很少教練會說專長是專項運動訓練,這也沒辦法,大家願意離開舒服的沙發走進健身房運動的原因有九成以上都是因為想要擁有八塊肌馬甲線好的體態,所以根據供需法則,大家有甚麼需求就只有甚麼教練了。

 

那從這當中到底如何判斷出哪個教練適合我呢? 如果你是健身房的新會員,幾乎會有一堂所謂的免費的教練體驗課,課程內容不外乎就是一次體能檢測以及Inbody身體組成分析,包括了身體的脂肪含量、柔韌性、心肺功能、身體平衡能力等等,而測試結果出來,除非你之前花了大量時間投入在運動上即擁有好的生活模式,不然結果幾乎都是「很不幸的,你的身體處在不健康的狀態」,這個時候教練就會開始推薦你一定要上教練課程才可解決這些問題,那這個時候要買課程嗎? 不!!! 千萬別衝動阿~~~ 請你自己進入健身房自主運動邊觀察哪一位教練的教學是你喜歡的,觀察個幾週,靠別人推薦不如靠自己的第六感,有問題多去問你看上的教練,例如:你問他如何增肌,他卻回答你應該喝杯奶昔,那這位教練就可以淘汰GG了。 觀察這位教練跟其他學生上課是否常常聊天打屁拖學生時間,就這樣下課,整堂課感覺只是來做個幾組器材就下課,這些都必須納入你選擇教練時考慮的條件。

 

為什麼選擇健身教練要這麼謹慎? 不是看他平常在臉書上放一些健身成果照片就覺得這個是位好教練就買課了,這樣子除非運氣好碰到有良心的教練,要不然通常會後悔。因為在台灣根本沒有特別規定「健身教練」這個職位需要證照,營養師開營養處方籤需要證照;律師有律師執照;醫師有醫師執照;然後教練雖然有各種協會開證照課程,但是沒有規定說要證照才能當教練。

 

私人教練資格容易取得

雖然整個健身市場上專業的健身教練是存在的,透過專業知識為學員排定專屬於他的健身計畫並確實執行,不過很不幸地,整個健身教練素質比較起來真的是參差不齊,進入門檻很低,實際上只要身材差不到哪裡去,平常有些運動習慣,甚至花個錢上個幾週的證照課考試拚一下拿到證照出來後,就可以大喇喇地說自己是教練了。 甚至那些看似有權威的證照機構,都不一定是個值得信賴的, 實際上只需要幾周的培訓課程,考試再拚一下就能拿到證書。 由於台灣的運動觀念知識還不普及,尤其是在台北市之外的地區,大部分的人還是認為運動就只是有流汗就可以了,而且也沒有嚴格的評斷標準,學員很難自身判斷自己請的教練是否專業,這些情況讓很多沒有良心的教練混在這個圈子裡面騙財騙色

 

以上這些情形較容易發生在商業比重較重的健身俱樂部,像是全台灣最大家的W開頭健身房,一年中有高達600件消費糾紛,其中佔了不少比例是因為健身教練的關係,所以由於這個情形,很多喜愛教學的教練最後跳出來在私人的健身工作室任職,雖然在健身工作室裡面也是必須要銷售,但是至少價格透明,學員會先看到價格之後再決定接不接受健身教練的推銷,而且買課後只要學員要退費,幾乎都二話不說全額退費給你。當然這些情況都不代表在健身俱樂部裡面找教練都是沒有良心的,也是有很多很厲害專業教練在裡面,比重來看沒有那麼多而已,所以如果真的要選擇教練,推薦到各個健身工作室去尋找適合的,當然也有可能碰到地雷教練,機率不會這麼大而已,畢竟都自己出來開健身工作室的人絕對不會希望把自己的公司名聲搞臭,面試教練的過程中幾乎也都會嚴格的篩選

這不是選餐廳吃到難吃的食物這麼簡單而已,頂多吃完再也不去吃就好了,身體也不會壞掉,但是選擇教練就不一樣了,不會有人只上一堂課,一定是至少10次以上才學的到東西甚至才準備上手,跟這位教練至少要相處好幾個月,運動這件事情是開心的,不要因為選錯了教練,把自己身體搞受傷之外,也打壞了最初想要讓身體變健康的動力以及心情

工作室資料傳送門:全台灣健身工作室資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ortFie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